
(吉隆坡7日訊)一名華裔母親日前在社交媒體分享,其兒子申訴飲料包裝的口感不佳,她倒出來剪開後才發現裡面竟然有不知名的異物,並慶幸其兒子並沒有把飲料喝完。
透過該女子日前發布的一則貼文,講述她早前一如往常給兒子準備午餐便當,再搭配一包飲料包裝給他帶去學校。
「放學回來,我發現他(孩子)的便當盒很重就問他,他說那個飲料不好喝,我還問他怎麼沒丟掉,畢竟包裝已打開,放在盒子會漏出來,可能會弄濕書包(現在慶幸他沒有丟掉)。」
她表示,正想將該飲料水擠出來才丟掉其包裝的時候,她發現按壓下去有一個厚厚,類似凝結濃郁的東西。
於是她馬上用手機一邊錄影,一邊用剪刀剪開,結果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大塊不知名褐色的東西。
她直呼,這讓她感到非常噁心!也很慶幸其兒子發現不對勁後就不喝了。
「事發之後第二天該公司有客服聯繫我,對方問了我一些細節,比如產品的逾期日期、批號及什麼地點購買。」
「然後說會安排人上門,讓我準備把那個東西和剩餘的未飲用包裝交給他們,還答應我會還我一整盒的包裝飲料給我。」
「我告訴她,給回我也不敢喝了,我寧願要粉狀的(加水沖泡的),我們的第一次交涉就這樣結束。」

接著,她表示,經第二次通話,該公司同意以粉狀賠償給她,事後就問她是否還有什麼問題需詢問。
「我說需要知道那塊東西的化驗結果是什麼物品,對方用一個有點可以形容為小小驚訝的語氣問回我(哦?你要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的啊?),我說當然需要知道是什麼東西來的(難道不應該知道?)」
「今天有人信息和我約時間安排拿走這產品,等來拿了才能知道後續該公司有沒有跟進這個案子。」
「另外有人建議我將一部分異物剪下,以防萬一該公司沒當一回事或者說那是正常的東西之類的時候,我可以拿那部分去化驗所檢測,再投訴給衛生局或消費人協會知道。」
最後,她打算待對方取得該異物前,她會錄影見證是從該異物上剪下一部分,同時也告訴對方自己可能會拿去化驗所檢測,若是很嚴重的東西,她將會考慮投訴到衛生局和消費人協會去。